張近東的蘇寧易購目前在資金上難以為繼,而且連年虧損,最終居然實現負債3000億的目標,不得不出讓股份給國資委,壯士斷腕,不可不為可惜。這些年,國美的黃光裕在獄中面壁,沒有老對手黃光裕的戰場互殺,原本以為可以一騎絕塵,卻沒想到互聯網購物興起,被京東和阿里巴巴斬落馬下,也令人始料不及,面對半路殺出的這幾個程咬金,張近東雖有應對舉措,但折騰了這么些年,不但無功,反而雪上加霜,日薄西山。
蘇寧易購本來是張近東想進軍互聯網而改的名字,原名是蘇寧電器。那么現在來看這個名字改得好不好呢?“寧”字,為寶蓋頭下一個“丁”,五行中,“丁”是表示小火光,星星,代表的是晚上,而易字上面是“日”表示是白天,本來易字是日月兩個字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演化,下面現在已成了“勿”,也就是不要的意思了,那么連起來,就是夜晚和白天都不要購了,那生意還好得了嗎?更何況“購”字,雖左邊是個“貝”,但是卻是個“欠”字形,右邊是個勾連的“勾”字,所以因為欠款勾連日久,難以脫身。這樣,再連起前面的蘇字來,蘇字是草字頭加個辦法的“辦”,也就是草辦法的意思,代表不是個好辦法,整體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成了,因為用了草辦法,從而夜晚白天都不購物,導致欠了很長時間的外債。
張近東這些年失誤 是多方面的,一是主營業不夠專一,不夠深耕,而副業搞得太多,蘇寧小店也是搞得不倫不類,幾年前我在成都春熙路上看到他們的實體店,實在是豪無特色,就感覺前景難言美好。雖然現在來說,似乎有些馬后炮,但當時的確是這么個感受。
當然目前國資委介入,對于蘇寧來說,是個好事。但是,自身的優勢在哪里,自身的特點在哪里,只有實行差別化經營才是出路,而不是全面同京東和阿里巴巴這類互聯網購物平臺和公司實行重合式競爭,目前這兩家公司已在各自領域類一家獨大,蘇寧如果去硬碰硬,怕是費力不討好。“寧”字下面“丁”字,“丁”也為電,而易字上面的“日”字,正是“電”字的部首,而“丁”字。加一橫,則有“子”字形,主營業在電子產品類也許更合適,其實,易字下面,是個“物”字形。所以,深耕物流倉儲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希望蘇寧在國資委的資金和資源雙重優勢入注之下,能有一個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