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各家平臺的紅包戰打得不亦樂乎,動不動就是幾個億的大項目,各互聯網大廠就差把“大爺,快來玩啊”直接寫在臉上了。
雖說噱頭居多,不管分多分少,好歹年底圖個彩頭,結果愣是有人要跑出來給全國人民添堵:
那個因欠錢出名,為夢想窒息的“破落戶”哭視,跳出來把LOGO改了:
欠122億
紅包倒欠122億,哭視又一次騙了所有人?
什么叫欠錢的是大爺?
什么叫理直氣壯,蹬鼻子上臉?
什么叫憑本事借的錢?
這就是。
有人說,別太上綱上線,不管怎樣,敢于自黑,勇于認賬,踏踏實實能把這122億還了就行。
別天真了,人家就是誠心拿你開涮呢:
“哭視”欠的這122億,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騙局。
我們給它算筆賬:
今年春節互聯網大廠們的活動:
微博分1億,支付寶分5億,微視分5億,京東分10億,今日頭條分10億,抖音分20億,快手分21億,百度分22億,拼多多分28億。
加起來多少呢?
正好122億。
巧合嗎?
不多不少,哭視你就剛好欠了122億 ?
這是巧他媽給巧開門,巧到家了?
你怎么這么會欠呢?
為搞清楚這個問題,我事后查到,他們暗戳戳的發了一個聲明:
紅包倒欠122億,哭視又一次騙了所有人?
說了啥呢?
1、實際欠債規模是153億
2、122億,純粹就是為了“營銷”編出來的
搞營銷就能隨便捏造債務數字了?這不就是騙嗎?
這種盛氣凌人,高高在上的嘴臉,就好像所有人講:SB營銷才花錢,你看我!
一分錢不花就直接站在別家的營銷陣地上大小便,不喝十年的尿結石,想不出這么能蹭的損招。
就這樣的公司和團隊,你指望著他們踏踏實實還錢 ?
哭視當年在資本市場掀起滔天巨浪的時候,市值最高到1600多億。
現在呢?
紅包倒欠122億,哭視又一次騙了所有人?
多少股民賠的連褲衩子都掛樹上了。
你現在告訴我正好欠122億,少了的那部分算誰的?
你是不是覺得你很幽默?
等著你還錢的債主是不是應該笑一笑?
夸你一句真樂觀?
我們再想一下,欠錢這個事情,能拿出來調侃嗎?
我們家做生意的,到了年底這個檔口,欠債的多少會買點東西上門看看,哪怕你是個老賴,起碼知道躲起來,不會出來耀武揚威,得了便宜還賣乖。
我們的哭視倒是好。
一邊是,被欠錢的人,傾家蕩產。
另一邊是,欠錢的大爺,開開心心過大年,不僅朱門酒肉臭,還能大張旗鼓的拿著欠錢這事兒搞一波宣傳。
什么叫大爺心態?
這就是。
人家是真把這事當樂子了,就覺得自己特別幽默。
過年了,我還欠你們這么多錢,我還不還,我還能拿這事兒搞營銷蹭熱度,你們家都沒了,我照舊掙著錢,吃著火鍋,唱著歌,你說諷刺不諷刺?
欠一千萬是老賴,欠一個億是大爺,欠一百億,哭視這是準備出來當“祖師爺”了。
真的是給全國的老賴們樹了一個好榜樣。
最后,我們發現,哭視真的是一幫聰明人。
就算欠錢不還,就算把所有人都耍了,哪又怎么樣呢?
各個平臺熱搜不是依舊上到手軟?
下載量暴增20%,好處不是也賺到了?
我們看看哭視的搜索指數:
紅包倒欠122億,哭視又一次騙了所有人?
惡名也是名,誑你一頓,一年的KPI到手了,講什么公序良俗?
這事兒惡心就惡心在,即便他騎在公序良俗的頭上拉屎,但是你能怎樣?
你耐它何?
我跟你聊怎么騙,你跟談底線。
底線是什么?
這就是“老賴邏輯”,吃準了你拿他沒辦法。
我欠錢,我快樂;我欠錢,我光榮。
甚至還有人替他講話。
這就是那個“浪子回頭”的混賬邏輯:
老實人,遵紀守法勤勤懇懇做一輩子老實人,只要你犯錯一次,所有人都對你失望。
但是,一個浪子,吃喝嫖賭半輩子,不管干了多么罪惡滔天的事兒,只要回頭,大家就覺得這是“金不換”。
憑什么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要不要我幫你回憶回憶,當年害得多少供應商家破人亡?
紅包倒欠122億,哭視又一次騙了所有人?
紅包倒欠122億,哭視又一次騙了所有人?
怎么一口一個“下周回國”,耍了全國人民?
紅包倒欠122億,哭視又一次騙了所有人?
那些不分是非,跟著熱鬧走的吃瓜群眾,要不要去檢查下,你那已經沒啥用的,會員自動扣費取消了沒?
紅包倒欠122億,哭視又一次騙了所有人?
諷刺不諷刺呢?
我很早就出來創業混社會了,見過太多的江湖險惡,借錢不還這種事,人家欺負的就是你遵紀守法,拿他沒辦法。
老賴們的邏輯真的就是:憑本事借來的錢,我憑什么還呢?
只要主動權在我手里,我就是大爺,我就拿捏著你,管他什么公序良俗,什么契約精神,一切做事邏輯都是功利主義主導,有空子就鉆,過了河必拆橋,只要對自己有利。
是因為爽才去做壞人嗎?
做壞事沒成本,甚至得到巨大的利益,他才去做壞人。
你要是欠別人1千,你會睡不著覺。
你要是有本事欠別人1千萬,那睡不著覺的就該是別人了。
你要是能欠1個億,那你就是江湖梟雄,手里提溜著無數人的命。
你要是能欠100個億,那你就有9條命,無論干什么混賬事,就可以金蟬脫殼,下周回國,甚至還可以浪子回頭,耍弄所有人。
這確實是個魔幻的世界。
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