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科技的更新迭代,都能帶來新的商機。
如PC時代的電商,移動互聯網時代短視頻、直播帶貨都是如此。
同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的興起,未來也將帶來新的機會。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新的機會呢?看完下面的內容就可以找到答案。
1、互聯網時代的機會
2、物聯網時代的商機
3、智慧化零售的形態
取代電商和實體,智慧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一
想要抓住暴富的機會,靠努力是不夠的,必須要順勢而為。
就像15年前做電商的那批人一樣,當時只要有貨掛到網上,就可以實現供不應求。
因為當互聯網興起后,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轉移到了線上,消費方式也會隨之改變。
當大量的客流量,都從賣場、連鎖店、各種實體店轉移到了線上,就會帶來新的造富機會。
如在傳統零售時代,需要投資幾十萬上百萬,才能開店做生意,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就可以獲取暴利,這就是消費場景改變帶來的紅利。
取代電商和實體,智慧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同理,隨之智能手機以及網絡的升級,網民又從PC端轉移到了移動端,開始通過手機獲取信息、社交、娛樂。
那么這個時候商人想要賺錢,必須要通過社交場景與消費者建立溝通,產生交易。
于是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社群電商、社區電商應運而生,成為了新的的造富機會。
取代電商和實體,智慧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二
如今,互聯網的紅利已經結束,產能已經嚴重過剩,再靠線上引流賣貨賺錢,已經沒有機會了。
未來想要抓住下一輪商機,必須要讀懂物聯網、產業互聯網,認清智慧零售、重新布局。
那么何為物聯網、什么是產業互聯網,與互聯網哪些不同呢?
互聯網是人與人,人與商品、人與服務的連接,帶來的是C端消費的紅利。
在互聯網時代,無論哪一種連接,都需要通過PC端或者手機端去實現。
而到了物聯網時代,所有可以通電的物體都可以聯網,都可以作為一個端。
取代電商和實體,智慧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那么產業互聯網改變的不但是連接的問題,更多是通過互聯網賦能整個產業鏈。
如果說互聯網是開小汽車,產業互聯網就相當于開大貨車,需要通過網絡與工業、零售業、物流、倉儲等多個產業結合。
物聯網及產業互聯網的興起,目的就是通過互聯網、云計算、傳感器,重塑商業的形態,提升整體的效率。
取代電商和實體,智慧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三
未來隨著物聯網及產業互聯網普及,智慧零售就會取代傳統零售,成為新一輪紅利。
在智慧化零售時代,實體店、傳統電商、直播帶貨這種交易方式都將被淘汰。
因為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每個產品本身就是一個端口,也是一個營銷場景及消費場景。
比如我們購買的微波爐、冰箱、電視機各種家電,都可以根據我們的消費習慣,去判斷我們的需求,根據需求推薦新的產品,提升復購率。
取代電商和實體,智慧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以冰箱為例,當我們的冰箱可以聯網后,它不只是一個家用電器,更關鍵的是可以判斷我們的需求。
如我們每天打開冰箱的頻次,使用的雞魚肉蛋等生活物資,都會被冰箱通過傳感器,把數據傳輸到云端。
云端連接的是生態鏈,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為其推薦新產品。
就如在互聯網時代,智能硬件商家可以先通過手機作為入口獲取用戶,然后再根據用戶的需求,為其推薦其他的商品是一樣的道理。
取代電商和實體,智慧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不過未來企業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在產業互聯網的基礎上去完成。
就是先通過物聯網去獲客,然后根據用戶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挖掘用戶數據,再把數據傳輸到云端,形成大數據。
生態鏈企業擁有用戶數據后,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去做生產,根據用戶的需求做精準營銷。
如在用戶使用冰箱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物聯網和傳感器,了解到用戶每周5都會喜歡吃紅燒魚,那么這個數據就會傳輸到生態鏈平臺。
平臺有了數據以后,就可以在用戶的手機端、電腦端、電視機等不同的端提前推送營銷活動,驅動用戶消費復購。
同時也可以根據用戶的消費習慣和需求,推薦相關聯的產品,提升用戶的客單價,增加用戶的價值。
那么當用戶在物聯網的購物場景下單后,訂單會傳輸到,新零售平臺或者社交電商平臺,通過平臺為用戶配送到家。
當然前提是這些零售平臺,必須要與整個生態鏈達成合作關系,才能獲取用戶的數據和訂單。
在智慧化零售時代,靠賣貨賺錢的實體店和網店都將被淘汰,只有生態鏈平臺+體驗店。
取代電商和實體,智慧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