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時間1月20日,在線教育中概股普漲,其中一起教育大漲48.24%,跟誰學漲6.05%,流利說漲2%,有道漲0.71%。
各地線下機構停課的消息無疑利好了在線教育平臺,但盡管資本看好,去年疫情期間困難的也不僅僅只是線下的培訓機構,還有那些默默無聞的腰部平臺。而提前做好準備打算在轉戰線上求生的中小機構面臨的將會是更大的挑戰。
▍線上教培機構中沉默的大多數
2020年在線教育風光無限,投資人的錢基本都流到了作業幫、猿輔導等幾家頭部機構的腰包,包攬晚會、綜藝的廣告植入,一出門目光所及之處也都是大片大片的宣傳海報。
今年,電商平臺上各品牌特價課再降價,學而思20元以內不僅能買到幾門課程的組合,還能拿到一堆小禮品,小猿搜題App頁面甚至推出了4元24課時的寒假提分班……據AI財經社報道,業內人士分析說,對在線教育而言,與獲客成本相比,這些特價課的成本不值一提,照此下去聽課送錢都有可能。
撒錢成了幾家巨頭日常的姿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家都說在線教育勢頭強勁,卻很少注意到那些被截流的腰部品牌。沒了資本的輸血,他們也就失去了角斗場的入場券。
2020年末,學霸君在沉默中爆發了。在更多家長和學員的概念里,在線教育大概率不會倒閉跑路,很多家長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一次交了一年的學費,因為圣誕節期間平臺做活動,買的越多越優惠。有家長表示,自己報了30節在線1對1課程,原價7050元,因為搞活動只需要3899元,再送36課時。
實際上,在線1對1成本相對較高,首先是需要大量師資,再遇上幾家財大氣粗的頭部玩家燒錢搶市場,獲客成本也不斷增加。此前據愛分析調研,少兒語培和K12輔導的在線1對1,獲取一個用戶的平均獲客成本在7000-8000元左右,高的甚至在萬元級別,占到客單價一半以上。顯然,即便沒有優惠活動,銷售價格也很難覆蓋成本,更不要說幾乎半價之后的課程價格了。
有人猜測張凱磊是故意在倒閉前圈錢跑路,但也有可能,學霸君是孤注一擲賭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近日,張凱磊在直播《老張聊聊學霸君為什么爆雷》里直言:“學生學費哪去了?公司怎么就沒了?這不就很簡單嗎,這就是虧錢了呀,你是不知道這是虧錢的嗎?”幾聲輕笑和看起來無所謂的態度再次點燃大家的怒火。
也許,張凱磊只是看慣了市場的殘酷,但不懂資本游戲的家長卻不應該成為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線下機構轉戰線上就能活下去?
雖然線下教育轉線上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救疫情影響下教培機構的生存壓力,且近期翼鷗教育和伯索云學堂紛紛宣布提供免費服務,但轉到線上并不意味著馬上就可以實現盈利。
中小機構將業務開展到線上,就意味著進入了幾大頭部在線教育企業的射程范圍內。首先,線下機構輻射范圍普遍是在三公里之內,因為距離近上課方便,在附近生活的員工也容易跟家長建立起人情關系,但轉至線上,這樣的優勢瞬間被瓦解。
反而,很多線下中小機構會因為缺少線上教學的經驗,難以維持原來的教學效果。同樣是選擇線上教育,如今師資力量強大,又大搞優惠體驗活動的幾大頭部教育機構似乎更有吸引力。
同時,中小機構抗風險能力差,很多家長既擔心校區倒閉,又因長期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急于退款,這也將加劇線下機構的生存壓力。
因此,線下機構在疫情期間還是應該發揮自身原本的優勢。例如,相比于線上平臺,中小機構更加貼近客戶,日常交流更加密切,因此可以憑借對學員的了解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以此贏得學員的青睞。
此外,中小機構的學員并不多,如果采用社群運營的方式活躍客戶,維護起來成本并不高。去年就有許多中小機構自制免費視頻,通過社群每天分享給老學員,簡單的視頻錄制和剪輯并不困難,只需要手機就可以,但長期穩定地輸出干貨卻讓學員在觀看時有獲得感,對維護學員很有幫助。
而對于目前急于搶占市場的在線平臺來說,僅僅將大量資金投入用來獲客,忽略了學生的上課體驗和學習效果,便無法提升續費能力,長此以往并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1月1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文章直指在線教育亂象。今天,新華社又發文點評在線教育,表示在線教育作為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在今后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發展越是迅速,監管越要跟上。校外機構開設的各種網課說上線就上線,對于“誰在上、上的啥、上多久”,相關部門卻難有細化規定和有效監管手段。
對此,新華社表示在教育事關國民素質,教育產品粗制濫造甚至欺詐,損害的絕不僅是教育行業,并提議,亟待主管部門出手治理。同時,應加快推動和完善在線教育監管體系,讓線上教育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