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準定位自身品牌
每一個自媒體公號都有機會成為用戶的精神食糧,它可能是具有實用價值的深度干貨、也可能是引起共鳴的心靈讀物,但無論哪種,在用戶心里都有一個屬于它們自己的標簽。
像咪蒙的每一篇文章,基本都能引起強烈的認同感或者相餑的譏諷互懟,文末的留言不是情感認同者的惺惺相惜就是反對者的相互廝殺。
咪蒙非常善于把文章寫成自己身邊的事,開頭偏向親切自然,結尾卻擲地有聲,寫的也基本都是大眾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各種“問題”,她不僅敢于說出問題,也能用自己的理論“課程”去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用戶認同她道出心聲的同時,更期待她能給出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
咪蒙和她的用戶一起在她們認為需要被“吐槽”的世界里相互認可、陪伴并期待著未來。除了能夠精準把握用戶讀者心理,她還擁有自成一派的系統寫作方法、用戶分析法、造勢營銷法,所以不要覺得哪個號隨隨便便就能成功,一個好的千萬級粉絲號都應該有自身的品牌定位。
清楚自己的品牌定位,才能通過有效的途徑吸粉,合適的渠道吸引來的粉絲才會更忠實,留存率也會相對更高。
眾所周知,八卦類的內容號會更吸引女孩子的關注,因此在投放的時候偏向性地選擇女性粉絲,而過濾掉男性粉絲是更明智的選擇。在場景選擇上,應該偏向一些休閑的地方去進行投放,比如餐廳,娛樂場所,酒店,學校等,畢竟太忙的人一般不會花很多時間在娛樂消遣上。而對于母嬰類的號來說獲取寶媽群體的需求是持續旺盛的,那么指定兒童醫院和婦幼醫院這兩個場景,性別屬性也只選擇女性,然后進行長期投放吸粉是否也是可取的?
2、精準流量的轉化
(1)具有價值的內容打賞模式
這是用戶為寫作者的觀點和態度買單的行為,其實說到底內容本身就是公眾號的商品。用戶讀你的文章,對其有啟發于是為此買單,所有行為完全遵循你情我愿。典型打賞例子有:六神磊磊讀金庸、和菜頭、小道消息、咪蒙、老道消息等公眾號。
老道消息一篇文章動輒就有近600人的贊賞,先按每人10元均值計算,打賞的收入就有6000元。
所以,打賞是公眾號較健康的變現方式,但卻不是所有號可以普遍采用的方式,這需要該號的作者具有深度的思想和寫作功底,需要極強的個人品牌效應。這種變現方式難以效仿也難以復制。
(2)廣告模式
這個變現模式的規則就是,倘若用戶免費獲得內容的閱讀,那就需要接受文章結尾的平臺廣告、軟廣甚至硬廣,但是這個廣告的度應該如何把控,那就要看運營者的權衡和把控分析了。
從用戶忍受的程度上看,平臺廣告小于內容軟廣,內容軟廣又小于硬廣。用戶帶著習慣期待打開推送,結果頭條赫然出現一條硬廣,這種形式對用戶造成的傷害最大,也最反感。選擇硬廣形式就意味著,運營者雖然知道這些廣告可能令用戶不爽,但這就是用戶免費獲得信息的對價。
反之,像六神磊磊讀金庸、咪蒙等號,就能結合自己的優勢研發出花式軟廣的套路,廣告來了之后,讀者反而能一笑而過,甚至有的還給打賞。這就很考驗寫作者的水平了,需要精心的構思策劃才可以達成。
(3)內容電商模式
很多人切身體會,以內容作為載體的電商更能讓用戶忘記價格,適合用來推廣單價偏高又非剛需的商品,像“一條”推薦的各種價格不菲的日用品。而且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內容電商的用戶粘性會相對比較高,用戶一旦對某類型內容或者社區產生感情后會更容易產生長久信任,并重復購買。
但內容電商的短板也顯而易見。首先,內容社區架構需要慢慢耕耘,流量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可以反哺到電商,所以變現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外加微信用戶數量已經觸及天花板,而每日依然有新的公眾號冒頭,打開率也呈現下降趨勢。其次,內容電商本身具有的先天局限性,也決定其不能鋪成太多商品,再加上還需要精準定位人群,從而造成最終的成交量有限。再有就是電商的爆款內容不能穩定出現,所以轉化效果時好時壞。但總得來說電商也成為一些公號的常見變現模式,像母嬰電商號大多采取團購模式得以生存。
短視頻和支持上傳UGC的視頻網站類平臺如何規避無用流量
1、精準定位自身品牌
過去一年,上百家直播平臺倒閉,但整個直播行業營收卻呈增長趨勢,可以看出,直播行業的整體營收與用戶基本都被幾大平臺分割,毋庸置疑,直播市場中的小平臺已面臨用戶流失的問題。
直播的流量紅利早已結束,但直播行業卻依然活躍。一方面資本市場比之前更加冷靜,錢只會更多的流進巨頭直播平臺,而不會再給小平臺機會。
另一方面,針對直播行業的技術改造力度也越來越強。比如Now直播的綠幕技術、花椒等的AI人臉識別、手勢識別等技術都應用到直播場合,或者提供美顏、瘦臉、大眼、魔法背景等功能。隨著硬件的不斷升級,平臺的技術實力越來越重要,未來的直播會演變成一種更實時、互動更強的社交新模式。所以通過自身優勢完成品牌的精準定位,形成利己的競爭資本尤為重要??偟膩碚f,平臺、內容、資源、技術都缺一不可,這其實是一場綜合實力的競爭。
2、建立自身產品的渠道
從這種趨勢來看,無論是在電商、游戲,每個垂直細分領域大概都會剩下幾家頭部平臺,整個直播行業也將從百家齊放過渡到幾家爭鳴,而每個領域的平臺都要守住自己的受眾群體,形成自己特色的平臺傳播模式。
另一方面,通過王者榮耀KPL電競直播的火爆、狼人殺直播、抓娃娃直播的強力引流能力,以及從最近爆紅的答題直播拉動下載率與留存率的能力可以看出,直播玩法上持續創新對用戶具有拉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就需要平臺自己找到適合自身有競爭優勢的創新玩法,并且不斷持續保持創新,從而搶占流量以及提高留存率。如果直播平臺有意識去不斷創新玩法來帶動新爆款產品,那依然還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甚至擁有絕地反擊的機會。
我們基本不會看到一個產品幾年不做任何改變還能順利生存下來,在直播行業也是如此,在今天,直播平臺上均可以感受到自身的業務短板與用戶的審美疲勞正在加劇,它們雖然在尋求通過垂直化的內容來打破局限,卻并沒有將玩法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來滿足用戶的新鮮感,無法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來延緩產品生命周期。
因此,如果說,下半場直播平臺的角逐是資源都比較穩定的幾大巨頭之間的用戶搶奪競爭,那么比拼的關鍵是看平臺上玩法的創新能否突破自有核心產品渠道,向產業鏈上下游突進,形成良性生態環境。
3、精準流量的轉化
直播要保持留存率與活躍度的關鍵在于社交。從目前的局勢來看,生存的較好的幾個平臺或多或少都與社交相關。
沉浸式的社交體驗和真實的社會場景能滿足我們打發無聊時間的需求。社交+直播的玩法這種商業模式,可以做到對上下游商業產業鏈進行整合,對網紅與明星資源進行借力與帶動,向其他游戲領域進行商業挖掘,從而實現流量的商業轉化。
事實上,上面提到的直播答題,其啟示就是,怎樣將諸多線下曾經火爆的娛樂活動甚至電視綜藝玩法等模式搬到直播平臺,重新形成新的直播亮點來帶動用戶追捧,讓線上引流場景帶動新的用戶紅利。這將是直播行業未來生存下去的重要法則,也關系到直播平臺能否迎來第二春。
但是如果像這種答題玩法長期固化不創新,錢再砸下去也有失去原有效果的時候,所以當務之急應該是把用低成本獲取的用戶留住,因為本質上,依賴答題引入的用戶并非完全忠實。站在用戶角度看,這種單一的答題模式只會讓多數用戶拿不到獎金,那么這當中多數用戶的耐心與審美疲勞期很快就會到來,流量的轉化也會持續下跌。
問答類與知識分享平臺如何規避無用流量
1、精準定位自身品牌
知識付費的本質是幫助用戶提升效率、節約時間、解決問題,而不是去為了制造焦慮。因此,好的內容一定是能夠真正解決用戶需求的內容。但是那么多的內容,用戶時間有限且處于碎片化汲取知識的狀態,我們該怎么做才可以適應用戶的這種狀態?
像“聽書”就是抓住了這個痛點,通過為用戶提供解讀版的有聲書,為用戶節省時間,用戶也樂意為此買單。而因為較早確定自身的品牌方式,“聽書”也有了一定先發優勢。
2、建立自身產品的渠道
對于知識付費平臺來說,如何讓自己的內容接觸到更多的用戶是每個平臺的難題。那么該如何突破難題?給出幾點建議:
1.自身傳播,借助自己平臺流量進行傳播
2.依據內容和平臺調性的匹配程度擴展傳播渠道
比如說,一些內容創業者可以跳出原有的流量池,考慮具有大量流量的QQ,微信,微博、支付寶等社交平臺,也可以為用戶打造出一個社群交流,目的是將有價值的用戶聯動起來,讓一群價值觀一致的人聚集在一起,在內容分發的時候利用他們成為強大的傳播力;
3.借助整個互聯網的流量進行傳播,一些可以利用的分發渠道有
a自媒體流量交易平臺:有比較明確的報價體系;
b直接面向C端用戶的廣告平臺:包括社交廣告平臺廣點通、內容分發平臺:今日頭條、百家號、天天快報等。這些渠道均是巨大流量入口,且已經具有較成熟的算法推薦實現精準投放。
技術壁壘也是每個平臺需要攻克的難題,怎樣的產品技術才可以優化用戶體驗,讓用戶不需要先通過研究一個復雜的操作就可以輕松體驗產品。另一方面,技術也會成為所有平臺的一個新的挑戰,如何通過技術讓內容精準分發到各個渠道并且觸達用戶?當你擁有了一大批用戶,你又如何通過技術去研究用戶畫像、分析用戶學習行為,來給用戶創造出更好的內容產品。
3、精準流量的轉化
(1)由淺至深的系列內容
系列內容比單個內容更能發揮價值,就好比閱讀一本雜志書刊,沒有人會認為它是一次教育行為。能夠給自己真正帶來收益的內容,一定是系統性的且有深度的課程,而且在學習完成之后要有輸出,進而復盤總結才能真正消化。
所以,系列內容能夠讓你的學習更加豐富和系統。形成整套的知識輸出,對用戶來說會更加受用,且更容易促成連續循環的付費行為,這樣用戶也樂于接受,你情我愿。
對于一些單品或者非系列的內容來說,復購率無法用來確切地衡量內容和用戶質量,而用戶在內容上的實際投入成本決定了平臺的復購率。在粉絲經濟效應、IP影響力顯著的今日,復購率可以反映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度,這樣看復購在某種程度上更像一種情懷,我需要你平臺的內容陪伴我并且長期影響我,那我就會為你的內容持續付費,從而促成持續性的流量變現。
(2)延展性服務
知識付費平臺不再只是提供單一的、淺顯的、純粹的內容。只有真正解讀用戶的行為和了解用戶的真實想法,你才有可能打造出更符合用戶需求的內容。
像購買了吳曉波老師的會員課程,用戶不止可以獲取知識,還可以享受免費參與線下活動的權益。這樣將用戶聚集到一個小社群內,促進平臺和用戶間的交流,用戶和用戶間的交流,也方便平臺提供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務和有效的附加服務。